新闻网站建设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经营在历经狂热与低迷后,目前已进入理性、务实的操作阶段。在互联网经营者积极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优势来占领市场的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把互联网技术引入新闻传播。到今天,各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大多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些新闻网站的设立带来了传统新闻采编流程的变化,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拓展了新闻传播的覆盖范围,与此同时,为他们所支撑的传统媒体插上了强劲的翅膀。通过新闻网站,报纸可以让全球的读者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到,电视节目不用上卫星也能让观众随时点播。新闻传播的即时性,信息流的海量性,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文本、音频、视频多媒体传播的一体性,这些都让新闻传媒有了一个质的突破与飞跃,大大提升了整个传媒的素质和品位。

但是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新闻网站的不足也是明显的:1、新闻网站是作为传统媒体的辅助平台设立的,内容比较单一,基本都是所属新闻单位的信息;2、经济不独立或者半独立,缺乏维持运营并进一步壮大的有效赢利模式,缺少灵活的用人机制和薪酬标准;3、市场意识不强,单纯以新闻传播为主,缺乏有人情味的服务内容设置。4、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更新速度较慢,能实现24小时更新、滚动播出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新闻网站。


除此而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传播内容上,目前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95%,包括中文在内的其他语种的内容只占5%。伴随着互联网上单一语言的统治,发达的西方国家必然依靠信息优势,向其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覆盖,将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等强加于人。从发达国家传入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是发展中国家传入发达国家的100倍。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与迅猛发展,这种信息“不平衡流动”的态势更趋尖锐,舆论宣传上明显形成了不对等的格局。这种格局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该加快新闻网站建设步伐,加大网上宣传力度,把新闻网站建设作为争夺国际舆论的主动权和制高点,打破西方舆论垄断,挫败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舆论进攻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举措。


从2001年以来,国家和各大媒体加大了对新闻网站建设的投入,使它们的软硬件设施和工作条件大为改观,中央和地方一些重要新闻网站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和中青网等中央新闻网站以及千龙新闻网、东方网、南方网、北方网等地方新闻网站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知名度不断提高,发挥了网上新闻传播主力军的作用。一支政治素质强、思想作风硬、业务技术精的互联网新闻宣传队伍正逐渐形成。


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时代将是一个舆论分散的时代。但舆论的过度分散,并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所以网络时代仍然需要形成一定的主流舆论。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过去几年来,虽然我们在新闻网站建设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绩,但是与广大受众的的需要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先进水平还有距离。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强传统媒体网站建设,突出抓好重点网站建设,扩大重点新闻网站的知名度,通过打造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航空母舰”,努力掌握这一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动权。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积极探索网络新闻宣传的新特点、新方式、新规律,使网络新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吸引眼球,入脑入心,从而大大提高新闻新闻传播效果,增强新闻网站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