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哪些技术

遥感技术依其遥感仪器所选用的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纳遥感技术,物理场(如重力和磁力场)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 按照记录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图像方式和非图像方式。按照遥感器使用的平台可分为:航天遥感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地面遥感技术。按照遥感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地球资源遥感技术,环境遥感技术,气象遥感技术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邬伦

1、出国经历与国际学术会议 曾分别获第17届国际地理大会(美国华盛顿,1992)、第27届国际遥感大会(美国,1992)、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日本京都,1992)会议资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出国资金资助出席大会并宣读论文,多次(约20次)参加其他国际会议、国家级GIS相关会议并宣读论文。 1996年先后出访印度尼西亚和香港,任联合国亚太地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培训班教师。 2、主要学术任职 北京大

遥感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专家 史继忠

史继忠 男,1948年出生,河北涿州人,中共党员,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1976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留校任教至今。1982年至198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进修。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摄影家协会、中国地理学会遥感分会会员;地矿部遥感地质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课指会委员;河北省地质学会遥感地质学组委员会委员。1999年被评为教授。  主创了院遥感地质学课程教学和遥感地质实

博士生导师黄国满资料 地观测数据综合处理原型系统方案

黄国满,男,湖南人,1966年生,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中、英文科技论文20余篇。 在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中,长期从事的相对稳定并富有成果的研究方向主要有: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合成孔径雷达处理系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遥感数据并行处理与算法等。 硕士毕业当年,作为在职博士研究生,考取中国科学院

常州宇之爱遥感技术有限公司诚聘系统架构师信息

常州宇之爱遥感技术有限公司系从事软件开发,卫星遥感技术咨询方面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由留学归国人员创建和管理。其宗旨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高新技术开发区津通国际工业园内,并在上海浦东和加拿大渥太华设有分支机构。因业务发展需要,拟招聘4-6名软件工程师,增强上海分支机构的研发实力。 系统架构师 职位描述: 1) 参与软件整个生命周期的工作包括需求分析、系统

遥感的基本原理和遥感卫星及遥感图像的获取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发射的遥感卫星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卫星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也几乎扩展到了电磁波的各个部分,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的对地观测网正在形成。与此同时,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这种卫星的地面分辨率可达5m,甚至1m,在大比例尺地图制图、GIS制图和DEM(数字高程模型)立体制图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当前,遥感信息主要用于编制各种专题地图、制作影像地图、修编或

地图制作原理与方法及遥感和计算机制图法

我们日常生活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地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那么这些种类丰富的地图是如何生产制作的呢?需要涉及那些知识理论体系呢?请看本文讲解. 地图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从成图的工作流程来划分,主要分为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从制图所使用仪器设备与制作过程的先进性分为传统制图法和现代制图法。 之后我们再看看现代化的地图制作方法,象遥感地图制作,计算机制图等. 大比例尺普通地图(主要为地

科学名词:航天遥感

    利用装载在航天器上的遥感器收集地物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以获取并判认大气、陆地或海洋环境信息的技术。各种地物因种类和环境条件不同,都有不同的电磁波辐射或反射特性。感测并收集地物和环境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的仪器称为遥感器。航天遥感能提供地物或地球环境的各种丰富资料,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许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气象观测、资源考察、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航天遥感

遥感技术包括那些技术

遥感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  遥感技术依其遥感仪器所选用的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纳遥感技术,物理场(如重力和磁力场)遥感技术。 电磁波遥感技术是利用各种物体/物质反射或发射出不同特性的电磁波进行遥感的。其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微波等遥感技术。按照感测目标的能源作用可分为:主动式遥感技术和被动式遥感技术。按照记

卫星与遥感技术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1968年,美国阿波罗—8宇宙飞行器发送回了第一个地球影像,从此,人类开始以全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各主要航天大国相继研制出各种以对地观测为目的的遥感卫星,并逐步向商用化转移。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的新阶段及应用研究的新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