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高校专业介绍之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 GIS高校专业
- 2009-04-25
- 49热度
- 0评论
学院简介:
建筑与环境学院是在新四川大学以学科融合为契机新组建成的实体型学院,它的前身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于1988年的城建环保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现设建筑系、土木工程系、工程科学与力学系和环境科学及工程系;有固体力学、岩土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及环境科学省重点学科;生物力学工程、环境工程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省级人才培养基地;有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力学、环境、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四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安全工程、资源与环境、结构工程、人居环境等11个博士点,有生物医学工程、工程力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16个硕士授权点;承担土木与建筑领域、环境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有建筑学、 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景观建筑设计、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有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西部资源与环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四川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177 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博士生导师 16 人,教授31 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 57 人。此外还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三十余名中外著名学者作为我院的名誉及客座教授。学院现有在站博士后人员8人、博士研究生73人、硕士研究生377人、工程硕士121人、本科生1956人。学院近20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博、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本科生约5000人,专科生4000余人,大部分已经成为相关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学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同美国加州大学、中国九寨沟管理局联合组建“中美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联合组建“中德能源研究中心”、与日本日立公司联合成立“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双硕士核心课程”、与美国华盛顿大学交流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大学、澳大利亚克廷大学进行“2+2”本科人才培养,已有首届32位本科生全部按期在德国授位毕业;与美国加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巴黎东大、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日本德岛大学、德国莱茵公司等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学院现有13个研究所(中心)与实验室从事科研及开发工作,实验室面积约8000平方米,设备约3000万元。学院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坚持“提高水平、鼓励交叉、形成特色、重点突破”的建设方针,紧紧抓住影响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的环保技术、生物医学、新材料、新结构和新能源技术等,在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新型材料超长寿命疲劳与动态破坏力学行为,烟气脱硫脱硝,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山区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包括“973”,“863”在内的国家重大,重点及部(省)级攻关项目1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部(省)级奖10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教材专著四十余部,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国际检索论文200余篇。2002-2007年到校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