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工程教学和科研专家 邵爱军博士

邵爱军博士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土壤水动力学》、《溶质运移理论》、《专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资源与环境分析技术》等课程,以及指导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

邵爱军,男,汉族,1960年9月出生,河北省武安县人,教授,博士后。

1982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学科作博士后研究。2000年博士后出站分配到石家庄经济学院工作,2001年1月晋升为教授。现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社会兼职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评委,河北省高校职称评委,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编委等。

“八五”以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和地方科研项目十多项,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1项,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项,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项目1项,峰峰矿务局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项,地矿部科技规划项目1项。多项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主持的项目有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石家庄地区土壤氮素运移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河北省科学与发展计划项目“环境变化对河北省水资源的影响”,参加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均质对土壤水力性质影响的形态学研究”等。近年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土壤学报”、“水利学报”、“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论文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一部分被国内外著名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环境科学文摘”、“РЕФЕРАТИВНЫИ ЖУРНАЛ”等所收录。完成重要学术报告和专著7部,其中《煤矿地下水与底板突水》(2001年,地震出版社),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祜为该书作序,并给予高度评价。由于科研成果突出,近年来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5项,并录选“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邵爱军博士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非饱和带土壤水分、溶质运移理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如完成的博士后研究报告,结合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对土壤水盐运移理论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邵爱军博士学术水平达到了本领域学科研究的前沿,并在一系列问题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地下水的研究方面,应用一系列新理论和新方法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